“迷你”消防站守护万家灯火1月下旬的一天,四川成都已近深夜。寒潮来袭,狂风大作,整个城市浸透在冷意之中,零星的夜归人也加快了脚步。
“谁也别过来,我要从这里跳下去!”金牛区一小区内,一位居民因家庭琐事情绪失控,穿着单薄的衣服,爬上7楼楼顶。
接到警情,金牛区消防救援大队花牌坊消防救援站的5名消防指战员快速响应,将装备穿戴整齐。5分钟后,他们便出现在事发现场。劝说、救援,不到20分钟,这位居民被救下。
这只是花牌坊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罗双平日常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,为了处理各类警情,这段时间他已连续熬夜多日。
平时,普通人或许很难感知,但危险来临时,这群穿着“火焰蓝”的“蓝朋友”总是最先到场,为群众安全筑起钢铁长城。
这个占地面积仅1047平方米、总共5层楼的建筑,是那样自然地“嵌入”城市当中——没有显眼的岗哨、标准的塑胶跑道。它与周围商铺最大的不同,就是那6扇临街的红色消防车库门。
但就是这么“袖珍”的消防站,却是二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、全国首批学雷锋示范点,已建队73年。走入他们的办公室,映入眼帘的是一幅“花牌坊消防救援站辖区图”,图上显示着该消防站负责保卫的13.3平方公里辖区的详情。
和普通人不一样,消防员对辖区地理条件的感知,不仅仅包含最基本的地名和建筑,更需要明确了解市政消火栓和自然水源的数量及位置。
“以2023年为例,我们接处警约1400多次,位居四川省第二。”花牌坊消防救援站指导员但唐盛介绍,该站虽然是全四川省营区面积最小的消防站,年均接处警量却高居前列。
据指导员但唐盛回忆,2010年前后中欧体育在线入口,他们派专人前往都江堰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基地,这是四川省首个综合性防灾减灾训练基地,拥有非常专业的训练设施。“量了那边训练塔的尺寸,等比例地把消防站靠外楼梯一侧的走廊和楼梯改造成了简易训练塔。”消防站顶楼被改造成屋顶篮球场,装备上了各类运动器材,平时大家可以在此开展各类活动。
1月29日,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来到消防站时,罗双平正严厉地训斥着几位在爬绳上楼训练中流程不清晰、动作不规范的队员。
在真实的灭火救援战斗中,消防员们还需要穿戴上厚厚的消防灭火防护服,再背上大约20多斤重的消防空气呼吸器,以能够在高温、浓烟、毒气和缺氧的恶劣环境下进行灭火救援作战。
或许是因为任务量大,消防员们训练时所穿戴的装备,能清晰地看到一道道压痕和黑印——这是他们出入火场的痕迹。
“平时救火怎么来,我们现在就怎么练。”罗双平表示,冬季本来就是火灾高发期,大整治行动以来,他们不仅加强备战,同时加大对周围小区、单位等重点区域的走访频次和力度,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讲。
刘雨杰坦言,2020年他刚考入伍还在集训时,就已从前辈那儿打听到了成都各大消防站的情况,对于接下来的辛苦有了心理准备,“大家都知道花牌坊消防救援站小,工作比较辛苦、比较累,但我还是选择来到这里。”
当被问起家人是否担心他的安全时,他笑了笑,“考消防员是我妈妈提醒我报名的,我相信我的家人都能理解我的工作。”
几天前,刘雨杰和队友刚刚扑灭了一场老旧居民房的火灾。在抱着水枪进入火场时,他看到“天花板都被烧穿了”“房间里都是熊熊大火”,他也不记得对着火焰扫射了多久,突然在对讲机里收到了班长通知撤离的信号。
“预判风险是一种能力,我们也不是一天两天变得成熟的,而是需要在多次的实战中不断打磨。”多次的救援经历让刘雨杰感受到,只有队友们密切配合,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危险发生。
对于这些刚刚加入队伍的新生力量,指导员但唐盛表示:“我们正在努力让每名队员都成为具有专长、能够独当一面的消防员,只有在日常训练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,才能随时做好灭火救援准备。”从以人数取胜到以专业取胜,消防站需要这些年轻人。
以为会每天出入火场的他,到了这里才发现,真正需要处置的火灾警情相对较少,“这几天晚上我们大都在处置诸如跳楼、电梯困人、取钥匙等情况”。
这段缘分还要从20世纪80年代说起。当时,成都一环路犀角河常年河道堵塞,一到雨季,街道上污水横流,臭气熏得人睁不开眼,附近居民家里经常被污泥浊水冲荡,街道社区虽多次派人清淤,但问题一直没能彻底解决。
时任乡农市街道办科科长的李光琼,找到花牌坊消防站寻求帮助,消防站自此接下清淤工作,一直坚持了十多年。一来二去,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“我年纪大了,记不住事了,娃娃们这么关心我,我这是多大的福气啊。”“二嬢”说,她的生日愿望只有一个,那就是希望消防员们“平安再平安”。
2023年11月,花牌坊消防救援站的消防便民服务中心正式启用。“在这里,附近居民累了可以来歇脚、没电可以来充电、天冷可以来取暖。”但唐盛希望,“火焰蓝”能为大家解决生活中一些紧急的小事,为大家提供消防知识科普、休息阅读等服务。